2013年校长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为引领,按照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工作部署,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坚持内涵发展、强化精细工作,切实转变作风、提升执行效能,着力提高管理水平、保障服务质量,探索办公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创“事业智慧型、智能信息化、人文和谐型、学习创新型”校办建设的新局面,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重点工作抓突破(11项)
1. 大学章程制定。全面梳理学校现有规章制度,牵头完成章程初稿。
2. 信息化校园建设。牵头启动实施《信息化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基本建成学校数据中心,基本形成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及公共数据库平台,实现应用系统整合和数据共用、共享,初步搭建信息化校园框架;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试点工作;提高校园网络传输和交换能力。
3. 作风效能建设。贯彻执行《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机关工作规范》,制定并实施改进会风、文风工作方案,修订党政例会、校长办公会等各类会议流程,出台并实施《西南交通大学发文规范》;启动印章预约办理数字平台建设。
4. 督察督办系统化建设。根据《西南交通大学重要决定和重要工作督查督办制度(修订)》文件要求,继续推进三项基本原则、两项协同机制、三类工作程序的政务督察督办系统化建设,创新《西南交通大学督查督办情况登记表》、《西南交通大学督办通知单》、现场(跟踪)督办、约谈交办和电话催办等工作方式,完善政务督查督办工作情况动态报告制度,定期编印决策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5. 大学文化建设。牵头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和阶段性建设方案制定以及各类机车进校安装、维护等工作,初步建成“机车博物园”;启动筹划120周年校庆有关工作。
6. 信息公开与信访。修订《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全面推进“阳光治校”;修订《西南交通大学信访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完善信访工作体系建设;升级改版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电子文件柜的实质性运行,出台《西南交通大学电子文件柜管理维护工作条例》。
7. 校地(企)合作。积极推进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合作;协助推进学校参与解决四川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重大课题;协助做好天府新区研究院和产业园区建设启动工作。
8. 对口支援与帮扶。高质量牵头推进“1+2+1”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重点推进学校、行业、政府三方联合实习计划;继续做好援藏教师选拨、考核及藏大教师培训等工作;继续做好教育帮扶及地区帮扶工作。
9. 教育信息报送。拓展向国家各部委及中央报送信息渠道,获得“向教育部信息报送先进单位”;力争2-3篇信息在高端媒体发表。
10.无形资产保护。启动并完成学校商标等新一轮续展、注册工作,探索建立学校无形资产管理长效机制。
11.其他工作。配合做好安稳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
二、本职工作求精细(9项)
12.大型活动组织。做好各类全校性重要活动的方案策划、实施与保障工作;重点加强大型活动方案的标准化建设,把握工作细节、工作特色,不断丰富大型活动助力学校发展全局的工作内涵;高质量完成两个毕业典礼、两个开学典礼等大型活动。
13.行政接待与服务。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服务细节,切实服务机关办公、办文及广大师生办事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议室和办公室管理;改进新形势下日常会务与接待工作。
14.文稿质量工程。高水平完成党代会、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双代会等全校性重大活动文稿,出思想、出成果,及时反映、宣传学校重要发展成果、办学思想;编印《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画册》、《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年鉴》。
15.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启动“西南交通大学协同办公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构建“西南交通大学统一招标平台”,建设“西南交通大学教代会提案信息平台”,推进西南交通大学越南文网站建设工作,开展“学校年度高等教育基层统计”工作。
16.决策支持与参谋。开展“西南交通大学决策支持平台”规划与设计工作;撰写“西南交通大学年度基本校情报告”;精心选材、编印《信息参考》月刊、《信息快报》双周刊;围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成学校事业发展前瞻性调研报告2-3篇。
17.法律事务。修订《西南交通大学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梳理法律审核程序,出台《西南交通大学合同审核办法》;健全工作职能,提升“会前学法”实效。
18.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推广。开展网站、印刷品、标识标牌等使用情况阶段性检查;面向学生、校友广泛宣传学校VI,探索建立监督VI使用的新机制。
19.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育龄师生免费服务、流入育龄妇女免费“三查”落实到位;推出生殖健康、优生优育讲座。
20.车辆运行与保障。科学调度车辆,重视车辆保养;确保安全、快捷,实现节能降耗。
三、特色工作促提升(4项)
21.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工作研究和内部研讨,梳理、归纳新形势下各项日常工作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方法;以服务机关、服务学院、服务师生为宗旨,在确保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制度、完善流程,查漏补缺、主动作为,不断推进本职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化建设。
22.公共关系拓展。进一步加强与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兄弟高校等办公室的沟通与联系,不断促进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事业的认识、理解和支持;提升公关能力,拓展工作渠道,增强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
23. 密切联系师生。践行“全员育人”理念,通过学生助勤、社团指导等形式拓展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渠道;倾听学生诉求,建立学生联系长效机制;有序做好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联系人等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双通道”,畅通建议渠道,集中办学智慧。
24.团队文化建设。加强科室建设,制定并实施校办科室文化建设方案;开展学习竞赛,整体提升大型活动统筹策划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三项技能”;探索建立信息报送、信访工作、法律事务、计生工作4个工作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