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好莱坞的间谍大片,里面酷炫逆天的高端科技、帅气潇洒的美男靓女都让大家觉得这些颇具神秘色彩的间谍离我们的平凡生活好像很遥远。
不过,对于生活在美国弗吉尼亚的一户人家来说,间谍离他们还真是不太遥远,甚至就在他们中间。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美国弗吉尼亚住着这样一户人家,有两个孩子,妈妈叫玛莎·彼得森,看起来就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退休家庭主妇。然而,谁也不知道,妈妈心里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终于有一天,她决定向孩子们坦白一切。
原来,她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间谍,一名中情局间谍...
这件事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
多年前,玛莎·彼得森曾有过一段婚姻,她的前夫名叫约翰,是一名中情局特工。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约翰乘坐的直升飞机坠毁,致其身亡。
当时正值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美苏两国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战。由于女间谍不易引起苏联情报机关克格勃的注意,也更容易摆脱监视,作为遗属的玛莎进入了中情局的视线。1975年11月,在接受了中情局一系列秘密间谍培训后,玛莎乘飞机来到苏联,成为美国派往苏联的第一个女间谍。
掩人耳目
玛莎的公开身份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行政人员,而私下里,她却与一位被美国策反的苏联外交官里应外合,窃取情报。
为了掩人耳目,玛莎买了车,找了房子,在使馆聚会时拼命疯玩,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完全不关心时政的小姑娘。为了确定克格勃是否在监控自己,玛莎还使用SRR-100无线电接收器侦查克格勃监视信号传输,监听克格勃卧底之间的对话。
秘密情报
为了保密,玛莎和外交官的秘密信件一般放在打火机里进行传输,如果中情局有什么大一点的物件要交给外交官,就把东西放在砖头、狗粪、甚至死鸟的尸体里。
随着时间推移 ,外交官的情报越来越“有价值”,有些情报甚至直接来自苏联总书记,每次中情局收到他的情报,都会直接呈给美国总统,这让美国在跟苏联的对抗中,胜率大增。
东窗事发
然而,两年后,事情就发生了转折。1977年,在执行一次秘密任务时,外交官因身份暴露被抓,玛莎也因此被捕。由于受过训练,在审讯过程中玛莎一直说英语,假装自己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否认自己是间谍。
美国方面很快知道她出了事,在外交斡旋下,玛莎保住了性命,但被驱逐出了苏联。回国后,玛莎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养育了一双儿女,继续在中情局工作,主要负责反恐,过上了表面上平静的生活。直到最近,当她退休,当这一切过了解密期,她才在电视节目上公布了这一切。
故事听起来总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位平凡的母亲竟然曾经是出生入死、隐蔽战线上的神秘战士。相信有些人看到这则新闻,心中或许还荡起一丝丝“温情”的涟漪。
当年,中情局为了寻找合适的策反对象,满世界撒网,下了很大的力气。苏联外交官亚历山大·D·戈罗德尼克之所以能被轻易策反,有其偶然却必然的原因。
客观原因而言,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照相机、窃听器能够帮助情报机构得到一手材料,但是领导人的主观喜好、政策导向却仍依仗内部人士的权威解读和详细情报,仅靠科技根本无法实现“读心术”,人力情报的地位和作用仍旧不容忽视。
主观原因而言,戈罗德尼克个人生活不检点,他虽然已婚,却在哥伦比亚派驻期间包养情妇,还有了私生子;同时,他还对苏联体制怀有不满,共产主义信仰动摇。几番游说后,他轻易拜倒在了中情局的金钱攻势之下。
至此,“保密观”不禁联想到了近期刷屏的中纪委、央视大型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这部反腐专题片中,周永康、谷俊山、徐才厚等一批巨贪大腐的奢靡程度远超普通公众的想象,大大地打破了我们的容忍预期值。
在新形势下,隐蔽战线的斗争尖锐而复杂,近几年来,某些国家和组织更加重视借助商业平台对我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策反我方重要涉密人员,其欺骗性强、危害性大,亦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保密工作者在与之接触过程中,更应当提高警惕,洁身自律,不能给敌人丝毫腐蚀我们的机会。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特别是作为保密工作者,一旦失守了廉洁自律的高地,就会给国家安全和党的秘密带来损失和危害。------自中国保密在线